三和的處境與現況
- 木後花絮
- Dec 6, 2018
- 2 min read
大溪木藝輝煌一時,大量的木製品、木藝品,不斷由大溪在地的木製工廠代工產出,但好景不長曾極一時的光輝逐漸沒落,自從民國六十年WTO開始,西化與進口商品的出現,大溪木製代工的需求、利潤迅速下降,使大溪木製品供大於求,代工廠一間一間的收掉,現今存於大溪的木藝工廠已經所剩無幾,而三和就是其中一間,也是一間在大溪轉型的木藝工廠。
三和在大溪木藝輝煌時出現,更在大溪木藝沒落實時撐住了,沒有隨時代而停止,反而跟著時代繼續前進。三和在景氣不好時,也曾面臨經營上極大的壓力,因為三和堅持手工,手工木製品有許多細節,是機械大量生產所做不到的,手作木製的溫度,是機械取代不了的。但手工利潤高,在產量與成本上並無法成正比,因此WTO西化低成本機械工具進口時,客源急速的流失,面臨到極大的經營困難。
但三和不因此壓力而挫敗,他們開始改變並轉型,從品牌的創立開始,擁有自己的logo、搭建網路平台、工廠空間的整頓,產品上代工訂單依舊有,但開始製作創意木藝品,不僅將傳統家具修復、翻新製作,也回收舊有的木製家具,將舊木作的原料重新運用,製作出新的商品,也接受客製化的木製服務,更與年輕設計師合作,生產文創商品。但只是這樣並不足夠持續面對大環境,所以三和將傳承的理念結合教育,開授手工細木作課程、木作體驗課程、產學合作,也與在地社區結合,多出在地旅遊的一日遊活動。
面對環境的處境,三和勇敢做出轉型,可說是非常有想法。但是現況轉型的處境上,是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的,例如: 三和是家族企業,經營上相對封閉,人員管理上欠缺有效的管理,且依賴環境的變化,還需要時間發展出自己經營上的應變方法,即使已經靠自身的力量突破環境,但仍缺乏市場觀察,無法時時迎合市場需求、行銷不夠有力、資本緊縮、設計來源少……等,許多的內部問題,而這些問題最大的問題,就是無法有效的、一次性的做最有效的處理與解決,造成轉型的速度不如預期效果來的快。
因此在轉型的路上,三和還是有許多的問題需要去解決,這樣才有辦法面對不同的環境處境與自身的現況,並持之以恆的不斷地嘗試去做不同的轉型,讓三和成為外在、內在都兼具優勢的木藝工廠,使三和在大溪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,與獨特的經營模式。
而這些都需要時間讓三和在緩慢的轉型中,累積經驗、不斷嘗試,來得到答案。就讓我們期待,三和木藝未來更好、更完整的發展。
Comments